服务电话:+86 21 51036266
中文 | English

新闻中心

全场景电动化加速大圆柱验证,逸飞激光“牵头”技术升级

时间:2025-09-11 来源:高工锂电

2025年大圆柱电池产业化、商业化全面加速。


一方面,大圆柱电池凭借能量密度、快充、安全等性能优势,叠加特斯拉、宝马等头部主机厂的认可,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逐步提高。


另一方面,随着全场景电动化的不断深入,大圆柱电池同样开启了多元配套,并加速在户储、eVTOL、轻型动力等多个领域的技术验证、市场验证。


高工产研(GGII)预测,到2030年中国圆柱电池出货量将超400GWh,2023-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1%。


随着大圆柱电池在动储市场多场景开枝散叶,多家电池企业加码大圆柱产能,且良率大幅提升。这背后,更是离不开装备企业对全极耳等核心工艺的优化与设备支持。


其中,逸飞激光作为最早切入大圆柱电池制程的装备企业,率先在业内突破了全极耳成型、全极耳与集流盘焊接以及整线量产等关键工艺及技术难题,并且在46系大圆柱全极耳电池方面,已实现了千级ppm的量产线批量化交付。


为进一步优化大圆柱全极耳电池核心工艺,提升规模化量产的效率和质量,逸飞激光近期联合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楚能新能源、云山动力等头部电池企业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逸智信诚技术检测有限公司等,在湖北启动了“大圆柱电池全极耳精密激光焊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大圆柱电池量产工艺与装备水平的整体提升。


高工锂电获悉,该项目聚焦大圆柱电池全极耳激光焊接环节,针对焊接过程中面临高反材料且物性参数突变、超薄多层全极耳材料、极耳与隔膜大温度梯度精准控制等难题,开发激光光场时空调控技术及器件、多参量融合感知的焊接实时监测技术与系统、以及全极耳电池精密激光焊接装备集成及应用,致力实现良率、稳定性和速度的系统性优化。


大圆柱电池终端市场需求旺盛

规模化量产进程加速


2024年,大圆柱电池逐步实现量产后,凭借综合性能优势,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已逐步由新能源汽车、二/三轮车、储能、电动工具领域,延伸至3C消费、eVTOL、无人机、电动船舶、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今年以来,圆柱电池项目开工、扩产显著增多,电池企业、设备企业等订单也明显增多。相关数据显示,从产能规划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46系列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已经超过60亿颗。


而对于大圆柱电池持续提升性能、实现极限制造和极致质量的迫切需求,是该项目启动的现实背景。逸飞激光表示,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外圆柱电池新增订单明显增多。


为满足全系圆柱电池的量产需求,逸飞激光推出了圆柱全极耳电芯装配系列设备,具备高效率、高良率、高智能化等优势,实现了18~60mm电芯、不同工艺/结构路径的全面覆盖,成为众多头部电池企业和车企的首选,入选工信部发布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


激光应用产业链链主“牵头”

产学研用协同助推大圆柱极限智造


大圆柱电池终端市场的活跃与需求增长,进一步倒逼技术迭代与生产工艺成熟。该项目汇聚了装备企业、电池厂商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依托逸飞激光工程技术研究院构建的“技术研发-工程验证-分析测试”的新型创新平台,针对大圆柱电池规模化量产的共性问题进行协同攻关。


逸飞激光主导激光时空整形器件与技术、全极耳精密激光焊接工艺和装备技术优化提升,华中科技大学、逸智信诚检测等科研力量参与理论研究以及关键工艺指标的优化;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楚能新能源、云山动力等电池企业则通过产线终端验证工艺和装备,加速推动大圆柱全极耳电池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


此前,逸飞激光“湖北省精密激光焊接中试平台”入选了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重点服务于“激光+新能源电池应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涵盖核心器件、关键装备、产品结构、先进工艺等多维度的适用性验证与工程化服务,加速技术迭代与创新成果产业化落地。


目前,逸飞激光已累计为超过170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企业提供了专业、高效的技术验证与工程化服务。有效解决了产业链上下游大量技术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瓶颈问题。

昭远二维码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 上海昭远实业有限公司 toku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22556号-1 沪ICP备2023022556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201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