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86 21 51036266
中文 | English

新闻中心

12.5亿磷酸铁锂项目“折戟”背后

时间:2025-09-10 来源:高工锂电

丰元股份近日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其云南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这个总投资12.5亿元的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由该公司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负责承建,自2023年6月丰元锂能与个旧市政府签署《投资协议》至今,已筹划两年。


当初规划这一项目时,丰元股份的考量十分明确:借助个旧市的锂矿资源优势,尤其是当地的高岭砂土伴生锂矿,稳定原材料供应,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扩大正极材料的产能规模。


按照协议,项目将落户个旧市冲坡哨新材料产业园,主要产品为高性能磷酸铁锂。


然而,项目推进并不顺利。截至2024年底,该项目虽已签约,却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最终在2025年8月,经双方协商一致,项目正式终止。


对于终止原因,丰元股份表示,受政策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项目前期审批手续未能完成,导致项目无法推进。


同时,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4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8073.74万元进一步扩大。


考虑到项目前期投入较小且后续未再有资金持续投入,为控制投资风险、合理调配资金、保障股东利益,基于审慎性原则,公司决定终止该项目。


丰元股份终止项目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企业对磷酸铁锂相关项目进行调整。


6月24日,川金诺公告称,拟将“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磷酸铁及配套6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等未投入的约4.55亿元募资,变更至“川金诺(埃及)苏伊士磷化工项目”;


6月2日,中核钛白宣布终止包括年产50万吨磷酸铁在内的募投项目,将剩余16.66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提高公司流动性,其表示原因是下游市场供需关系变化、需求增速放缓;


4月17日,芳源股份因市场环境和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变化,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


4月7日,金浦钛业考虑到全资子公司南京钛白的资金现状及磷酸铁项目暂缓状态,拟终止对2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的投资。


梳理这些项目的终止公告,“市场变化” 成为贯穿始终的核心关键词。


近两年,锂电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市场竞争激烈,部分环节产品售价已跌破企业成本线,企业为避免成本倒挂和库存积压,不得不调整产能释放进度。


同时,锂电池及材料技术的持续迭代,也让部分企业面临困境。由于研发投入不足,一些企业原计划扩产的产品已显落后。


目前,磷酸铁锂材料已发展至高压实第四代产品,粉末压实密度从二代的2.40g/cm³提升至约2.60g/cm³。


随着电池对超快充、长循环等性能要求的提升,市场主流产品已转向三代及以上的高密度产品,头部企业更是开始布局四代、五代以及更高压实二烧磷酸铁锂,产品落后的项目自然面临被调整或终止的命运。


此外,行业发展模式也在发生转变。早期,地方政策和国有资本在锂电产业投资中发挥关键作用,而2024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及公平竞争法案的出台,正倒逼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


当前,磷酸铁锂赛道呈现出分化发展的态势。


从市场需求来看,GGII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68%,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预计2025年出货量有望达到350万吨,有效产能利用率超70%,到2027年这一比例有望超75%。


不过,高产能利用率主要集中在少数头部企业。GGII分析表明,湖南裕能、富临精工、德方纳米等一线厂商的产能利用率均已超过90%,为增加出货量,扩产成为必然。


8月20日,龙蟠科技披露计划非公开发行募集不超过20亿元,投向山东和湖北的两个高性能磷酸盐正极材料项目,合计新增年产能19.5万吨,且新建产线将优先满足第四代超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产品生产;


此前一个月,川发龙蟒与富临精工宣布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四川绵竹新建年产10万吨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项目,并配套建设前驱体产线;


6月,湖南裕能启动48亿元募资计划,以扩大超高能量密度、超长循环寿命磷酸铁锂等新型产品的供应能力。


与头部企业的积极扩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中小企业因产品性能未能达到主流电池厂商要求,产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这种“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不仅解释了为何丰元股份等企业的项目会折戟沉沙,更预示着磷酸铁锂行业的洗牌将进一步加剧。

昭远二维码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 上海昭远实业有限公司 toku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22556号-1 沪ICP备2023022556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20151号